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村变景区、农民变股民、农舍变客舍、劳动变体验、劳力变人才、资源变资本、产品变礼品、菜篮子变菜盘子,这些美好的愿景正在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作中不断变为现实。近年来,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济南市印发《关于建立“一村一 业、一村一策”推进机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意见》,统筹抓好“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推进工作,推动全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大批基层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涌现出一大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2023年,中共济南市委组织部、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济南广播电视台推出大型融媒主题报道《探访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重点聚焦村庄在党建引领、产业落地、人才招引、助力增收、生态保护、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新作为、新成绩,挖掘济南乡村振兴的好故事,展现济南乡村振兴的真风采。
探访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展现乡村振兴真风采。今天我们来到了莱芜区大王庄镇的四合街村。高空俯瞰之下,青石红瓦的院落依次排开,一排排的青松迎风而立。没有钢筋水泥城市的喧嚣,小院和村落描绘出很多人心中的“诗与远方”。
2021年,四合街村党总支书记崔永带领党员群众投资200万元翻新了村内闲置多年的老粮所,在老粮所内兴建幸福院、村史馆,打造新型综合型办公场所;投资30万元的村史馆坐落在西院正中位置,以“四合万事兴”为主题,集四合街古今文化为一体,深入挖掘村史、党史,涵盖多种文化素材,被评为省级村史博物馆。
四合街村的文化墙从构思到施工,都体现了四合街人的创意和心声,成为了四合街人的精神家园。近几年,村党总支本着“生态宜居,治理有效”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回收村民因拆迁剩余的砖石瓦块,变废为宝,开拓思路,集众所长,投资150万打造了四号路、通天路、华山路、粮所路四条主要道路,重修水渠,整治周边环境。如今的四合街,十步一小景,五十步一大景,成为了花香鸟语的“水韵小江南”。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步推进‘三变’改革”,这对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三变改革,也就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2022年10月,借助济南市“三变”改革的春风,四合街村根据村里的现状积极探索,拉开了老村“三变”改革的序幕。经村两委多次会议研究,实地考察,最终经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盘活老粮站,打响了“资源变资产”第一枪。2022年4月,一期生姜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投资2.2亿,建成后将实现生姜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2022年11月,四合街村流转分散土地272亩,采用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种植土豆240亩,建高标准红芽生姜大棚7个,成立四合红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增加160个就业岗位,增加土地收益,解决土地分散不生钱的问题。同时,四合街村借力“和美姜山”项目,流转土地400亩,建设20个现代化大棚,继续打造设施农业,建生姜博物馆、生姜文化馆、露营地、娱乐场、民宿,提高四合街知名度,增加社会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村庄,是多少人心头抹不掉的乡愁,因为她有着最最动人的人间烟火,也有着最最质朴的邻里乡情。如今的四合街村,以及越来越多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不仅重新点燃了这人间的烟火,更让这质朴的乡情、善良的乡亲、幸福的乡民、美丽的乡村真实再现。我们相信,“四方承平、万象和合”的美好愿景已经在四合街村呈现;在这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也必将会在越来越多的村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