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产业园拔地而起、村居环境焕然一新、山农酥梨搭上了防雨防霜棚……今年以来,济南市莱芜区的复宁街村、四合街村、东王家庄村、小王庄村等10个村子旧貌换新颜,在生姜产业、种植业和人居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这一切改变都要归功于莱芜区入选第二批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是今年济南市唯一的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莱芜区利用财政衔接资金,整合行业资金和社会资本,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突出生姜特色,优化营商环境,奋力推进“和美姜山”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的“莱芜样板”。
种植业
酥梨有了“保护层”
山农酥梨是莱芜区大王庄镇复宁街村、东王家庄村和小王庄村的特色种植产业,村集体以土地入股,请专业公司运营,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记者了解到,2018年,大王庄镇引进了山东农业大学研发的山农酥梨,当年种植面积就超过30亩。经过3年的培育,首年收获了2000余斤果实,还未上市已被抢购一空。“山农酥梨要比市面上普通梨大许多,平均每个梨能达到1斤多重。它的果肉脆嫩,成熟的果实必须尽快摘下来,否则掉在地上会摔得粉碎。”济南市伟祥林果种植项目负责人王宗福介绍,今年,山农酥梨的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300余亩,预计亩产达到5000斤。
“这笔资金帮了大忙。我们利用这笔资金为梨树搭上了防雨防霜棚,能有效应对强降雨天气,确保果品丰产、品相良好。”王宗福说,山农酥梨种植基地里的酥梨已进入套袋坐果期,如果自己筹集资金,肯定拿不出这么多钱建防雨防霜棚,未来坐果率会受到影响。
据悉,王宗福所说的“这笔资金”指的是莱芜区“和美姜山”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的衔接资金。“从前,梨树受到雨霜、冰雹、鸟兽等影响,产量一直提不上去,难以满足市场的大批量需求。”伟祥林果技术负责人赵烽介绍,有了防雨防霜棚,把梨树都罩上了“保护层”,今年结的酥梨比往年多了许多,产量一定会倍增的。
民生
人居环境大变样
“四合街村利用衔接资金安装了80多盏路灯,加入了自来水管网,还挖通了道路两旁的排水沟。如今,路灯覆盖了全村,自来水24小时不间断供应,也很少再有积水没过路面了。”四合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永介绍,这也是莱芜区建设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的一个缩影。
近日,记者在四合街村看到,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提升,路两旁用周边农户废弃的砖头、瓦片、竹子、酒坛等材料,打造了富有本土特色的景观带,废旧宅基地、撂荒地也摇身一变成为“菜园子、果园子、花园子”,村庄处处弥漫着农家田园独有的韵味儿。“良好的人居环境,不仅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也引来了许多产业项目入驻我们村,从而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崔永说。
大王庄镇党委书记刘青介绍,为把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好、发展好,工作专班坚持规划引领,以“实用、管用、好用”为目标,将顺天街村、复宁街村、四合街村等10个村纳入推进区,构建“一核一带、三区多点”总体布局,即产业发展集聚核、乡村振兴示范带、产村融合示范区、生态文旅探索区、宜居宜业发展区、培育“多点”特色增长极。科学谋划衔接推进区内各村主导产业,建立“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推进机制,培育乡村名优产品,实现村村有项目、户户能致富。截至目前,已建设农产品集贸中心8000平方米、新建排水沟渠1200米、环境整治8.4万平方米。
产业
生姜加工规模化
众所周知,莱芜生姜历史文化悠久,已成为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达123.66亿元。目前,莱芜区生姜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年产50万吨,国际市场70%的姜片由莱芜生产,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中东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生姜产业在品种、品质、品牌、加工规模化、标准化等方面存在发展瓶颈。
如何破解生姜清洗、加工规模小而零散、缺少标准的问题是关键。莱芜区积极破题,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计划打造生姜产业发展集聚区。莱芜区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刘雷介绍,莱芜区依托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整合行业资金、社会资本,建造大王庄生姜产业园,着力构建集种苗培育、绿色种植、加工生产、冷储物流、多元销售、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辐射引领全区生姜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示范带动生姜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在大王庄生姜产业园建设现场,记者看到,产业园位于四合街村,主体工程建设已经完成,部分设备已经进场。今年生姜收获时,即可投入使用。届时将整合57家清洗业户集中入园经营,彻底解决生姜清洗远、污水处理难等问题。大王庄生姜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张鹏介绍,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降低当地百姓生姜存取用工、运输成本和储存安全风险,年可节水1000万立方米,年可清洗生姜3亿斤,实现年收益3000万元,可安置劳动力500余人。
莱芜区政府副区长田冲表示,今年以来,莱芜区将衔接推进区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点建设项目,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负责的领导小组以及相关单位参与的工作专班,区、镇、村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突出群众主体,聚焦百姓所盼,全力补短板、谋产业、促发展,各项工作平稳推进、有序开展。下一步,莱芜区将按照“统一布局、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力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高位推动,全力将衔接推进区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