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齐鲁名师展播】花园学校杨军:坚守一线尽职责 踔厉奋发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2-11-22 14:57 信息来源:济南市莱芜区教育和体育局
信息来源:莱芜区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山东省第三期齐鲁名校长和第四期齐鲁名师名单,莱芜凤城高级中学杨维国、花园学校杨军、胜利小学胥庆兰三位老师入选“第四期齐鲁名师”称号。今天,让我们走进杨军老师的体育世界。

从教25年来,杨军根植一线矢志教育事业,以“立德树人”为育人宗旨,培育孩子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引导孩子健身塑体,全面发展;以科研创新引领教学改革,带领孩子享受乐趣,发展特长。所在学校体育活动丰富多元,体育德育一体化扎实落地,体质健康达标率保持在90%以上,学生健康幸福成长成才。他在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里不断开创新局面,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省级领军高层次人才、齐鲁名师,被聘为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体育学科指导专家、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理事、济南市“十四五”规划课题管理与指导专家、济南市教育学会第六届课题管理与指导专家。

培根铸魂,为国育人

没有理想信念,没有强健体魄,学生就没有未来,国家就没有希望。作为班主任和辅导员,杨军带领学生去莱芜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寻根铸魂,去山东博物馆等教育基地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去山东科技馆体验科技的神奇,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带领学生参加各级比赛屡获大奖。作为体育老师,他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大学毕业回乡任教,他一个人“跑教”四所学校1-5年级的全部体育课,每天一校连轴转。没有场地,他借弯曲不平的生产路带着学生做变向跑、变速跑等运动。没有器材,他就和学生造,把化肥袋装入麦秸或玉米皮作为体操垫来用,做前滚翻、后滚翻、横叉、纵叉、仰卧起坐等垫上的运动。没有教材,他就请教专家,拜访名师、编写教材。面对学校规模大、班额大、场地小、器材少,孩子们肥胖多、近视多等新情况、新问题,他与团队成员一起边工作、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边改进,逐渐摸索出了“创、学、研678”解决方案,成立体育社团,构建了班级小组合作共同体。

课题引领,务实创新

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勇做教育教学改革的示范者。他立足于教育教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研究真问题,探求真措施,取得真成就。他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带领课题组以“塑德”“健体”“赋能”为目标,开发了家校社“三位一体”评价量表,构建了“233位道”晋级体系和“四方”支持保障体系,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课题组构建了“54”课堂教学范式,规范了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能学、会学、乐学,改变了课堂生态,实现了体育技能与意志品质的互惠双赢,并荣获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

学高为师,行为世范

杨军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理念,做终身学习的领跑者。他自费购买各种专业书籍进行多元阅读,他读《论语》《大学》《道德经》等经典,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人文涵养。他读《体育教学》《体育文化导刊》等期刊丰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话语权。他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国家教育法规、政策、文件、报告及教学科研前沿理论,把握政策导向,找准发展方向。2020年,他被山东省教育厅遴选为新加坡教育管理硕士培养项目人选,他三更未眠,五更已起,学习不停,奋斗不止,以优异成绩(全部科目优秀其中4科满分)毕业,毕业论文收录于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与学校、学生实际相结合,拓展学科发展内涵,拓宽学生成人成才路径,助推体育教育走向新的高度。

心怀仁爱,无私奉献

杨军始终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仁爱之心的践行者。他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真诚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从不放弃一个学生。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浸润着学生的心灵。针对不同孩子的学情和基本运动能力的差异,他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活动方式,或降低难度标准或给他们做好帮助与保护,使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2014年他发现班级一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他就主动学习心理咨询师课程,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用专业知识和爱心帮助孩子度过危险期,从此开启了义务为师生、社区人员开展心理咨询的历程。作为教育志愿者,他常年参加爱心小屋、慈心一日捐等活动。

引领示范,锻造团队

不忘初心,着眼未来,担当使命,做骨干教师的锻造者。作为名师,他被聘为花园学校“青蓝工程”导师,承担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任务。作为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坊及杨军工作室主持人、济南市体育特级教师工作坊主持人,他将市教育局遴选的骨干教师和有志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中青年教师纳入团队,他构建学习组织(简称“114”平台),引领团队发展。近年来,他执教各级公开课10节,主持各级线上线下培训会、研讨会16场,上传网络工作坊各种资料累计40余万字,他毫无保留地分享教育教学成功经验共享教育科研成果,他累计指导济南、青岛等地市5位中青年教师成长为省、市级骨干教师,16位教师成长为区级骨干教师。使“114”平台成为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推动教育改革的推进器,打造体育名师的新平台,使更多的学生受益,让更多的家长放心。

杨军立足岗位扎实践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团结带领团队踔厉奋发,一起向未来。

编辑:朱从高